Cononico

November 27, 2022

關於歐億5平台>

歐億5手機客戶端_騙了你多少年的逃生宣傳圖:濕毛巾捂鼻衝過火場!

我在教急救、消防、防震避險課時,都會在上課之前提醒大家是否熟悉本樓層的逃生通道在哪裡?同時追問一句:如果真的發生了火災,當你看到樓梯間里濃煙密布的時候,你怎麼辦?

不管是在企業還是社區或者是學校,得到的回答幾乎都是清一色標準答案:用濕毛巾捂住鼻子衝過去!

當我再次強調“樓梯間里已經有了濃煙”時,回答者仍然堅持應對措施就是濕毛巾捂鼻……

是的,我們從小到大受的消防教育內容雖然不少,但是能記住的恐怕非濕毛巾莫屬。很多人都天經地義的認為,火場逃生就是濕毛巾捂鼻。

雖然這個知識本身沒錯,但是,我們太習慣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了。太習慣從眾多的知識中抽取所謂的“精華”、變成濃縮版了。

客觀地說,濕毛巾不是沒有用,而是作用有限,它僅對一定的高溫和較大的煙塵顆粒物有作用。即便摺疊8層,也只能阻擋約60%煙塵顆粒物

而對於火場上的第一殺手、一氧化碳毒氣,它根本不可能阻擋!一氧化碳分子量為28,氧氣分子量為32,如果濕毛巾真的能過濾一氧化碳,比它大的氧氣分子肯定也被過濾了!

實際上紡織品的空隙直徑是微米級的,而氣體分子則是比它小千萬倍的埃米級的!毛巾的孔隙率跟氣體分子的孔隙率相比,實在是太大太大了!大到了就像是乒乓球和足球門的對比!

而且,一氧化碳不溶於水,濕毛巾、干毛巾都一樣。有人會說,能擋住煙塵也好啊!

沒錯,少吸入煙塵肯定比大量吸入煙塵的好,這話沒毛病!可問題是,少吸入煙塵你就敢衝過濃煙的火場嗎?火場上濃煙會殺人,難道高溫不殺人嗎?

2015年,上海消防研究所做過一個燃燒實驗:在實驗用的大樓的一樓點燃電瓶車,然後在二樓監測溫度。1分鐘之後,二樓已經達到了126°C3分鐘之後,二樓更是高達284°C!可想而知,此時1樓的溫度有多麼恐怖?

事實上,如果1樓樓梯間沒有安裝煙霧報警器,火災發生后1分鐘,樓上的人很難發現火災。等到發現,至少都是2分鐘之後的事了,此時,一樓樓梯間的溫度早就高達200-300°C以上。

這麼高的溫度,就是煉獄!別說你捂着毛巾,就是戴着消防逃生面罩跑進去,可能除了嘴巴鼻子燒不爛,全身上下都體無完膚了!

有人說,手邊有一塊濕毛巾總比沒有的好吧?沒錯,但是有個前提需要考慮:

首先是能不能跑?如果煙不算大、逃生路上沒有高溫火焰,有濕毛巾肯定比沒有的好。

但是,我們的思維不能把火場當成靜止狀態來考慮問題:因為拿毛巾需要消耗時間,你知道火場上每秒鐘意味着什麼嗎?

有實驗證實,火災發展階段,垂直蔓延的速度最快可達3-5/秒,也就是一秒鐘可能蔓延一層樓!

如果此時有人發現了火災、跑到衛生間找到毛巾、打開水龍頭將其打濕、再擰乾,然後捂鼻……,就算你動作足夠快,至少消耗15秒鐘吧?很遺憾,火勢已經從1樓的樓梯間燒到5樓的樓梯間了!!

此時的樓道里溫度很可能從你發現火災時的僅有濃煙、變成了好幾百度的高溫了……,此時如果你捂着濕毛巾往下跑,一定是有去無回的!

從另一個角度說,發生火災到底跑、還是不跑?跟火災發生的具體位置、你自己所處的位置密切相關。

比如說火災就在自己房間發生、或者隔壁房間發生,站起來跑了就是,幹嘛還要到處去找毛巾、然後摺疊8層、然後再用水打濕……?

這麼折騰,不是多此一舉嗎?這種不分具體情況的教條做法,是火場求生的大忌!

有一個今年77日發生在浙江餘姚的火災案例非常典型:

我們來回顧一下當時的報道:

姐姐和弟弟妹妹正在客廳看電視,聞到燒焦氣味,天花板上聚集了濃煙,跑到卧室看,裏面全是濃煙。趕緊帶着弟弟和妹妹跑到衛生間,拿到三塊毛巾將其用水打濕。被濃煙嗆了幾口,不停地咳嗽。趕緊讓弟弟、妹妹彎下腰、一隻手捂住口鼻,另一隻手摸着牆壁順着樓梯衝向樓下……

我們用箭頭來還原一下整個過程:

客廳看電視 →客廳天花板濃煙 → 跑到卧室發現燃燒 → 跑回客廳拉起弟弟妹妹 →跑到衛生間→ 找到3塊毛巾 → 用水打濕 → 發生嗆咳 → 毛巾捂鼻 →彎腰摸索跑出門……

我想,只要是智商沒有問題的成年人,都能看出紅色字體的這6個過程完全是多餘的。在客廳發現了卧室着火,直接站起來就跑不香嗎?既然都有時間跑到衛生間里去折騰一大陣,早就該跑出門去了吧?

當然,這種事情不能怪孩子們,這是我們教條主義的逃生教育導致的可笑結果!更可笑的是媒體記者居然還讓孩子們再現這種場景,稱讚為“教科書式的逃生”!圖片圖片圖片

今年119宣傳日,央視公眾號推出了一個新的警示標誌:躲火、避煙!

也就是說,不要拿着濕毛巾去跟濃煙高溫較勁,你干不過它們的!!

有關一樓樓道發生火災,並未蔓延到房間,但是盲目逃生倒斃在樓梯間的悲劇實在是太多了,下面僅舉一個最典型的例子來警醒大家:

201955日的廣西桂林,灕江學院的大學生租住房。一樓樓梯間電瓶車着火,火災發生后,大量的學生爭先恐後向樓下跑,由於樓道高溫,跑進去一個倒下一個…

從上圖可以看出,火災后的樓梯間有熏黑的痕迹,但是樓梯間旁邊三樓窗口晾曬的衣服都是完好乾凈的,也就是火勢根本沒有蔓延到兩邊的任一房間!但是,這起火災導致538傷,其中大學生就有29名。

這一場火災的教訓是極其深刻的,它說明我們的火場逃生的教育理念存在很大的問題,即便是大學生,逃生避險的常識也跟小學生差不多少——明明看到前方高溫濃煙,還是認為濕毛巾有效,結果…

認為濕毛巾有用的人,他心中的火場逃生多半是下圖左邊的樣子;而實際上,發生火災后,樓道的情況是右邊的樣子:

記住:

別跟煙氣作對、

濕毛巾干不過它

濕毛巾既不能阻擋一氧化碳

更不能阻擋幾百度的高溫!

如果逃生途中發現樓梯間被煙火阻擋,立即退回房間關門固守等待119——躲火、避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