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消防評論:死亡和犧牲的區別……
8月12日,消防員俞旺犧牲,25歲。
8月14日,消防員呂挺犧牲,29歲。
作為一名消防員,我很少在公眾場合談論戰友犧牲的事情,因為我悲觀地認為,對於犧牲本身,空乏的議論和情緒好似泡沫,於事無補。而且,民眾會逐漸忘記他們犧牲的原因與經過,甚至忘掉他們的名字。
我還悲傷地看到,一到傳來戰友犧牲的消息,轉發並評論,寄託哀思的人,通常是我們業內的人士。整個朋友圈,從來歲月靜好,大家關注那些宏大的家國,現實的柴米,像我們一樣感同身受的民眾,屈指可數。
同時,無數的營銷號蜂擁而來,消費犧牲。有的短視頻平台專門剪輯悲愴的瞬間,賺取流量。他們僅僅標題悲傷,他們的悲痛,是一門生意。連一個標點符號都不值得信任。犧牲者對於他們而言,不過是一盤素材、一碗餐點。
戰士犧牲的時候,蒼蠅們首先發見,嘬着,營營地叫着,來舔食他們為人民流下的逐漸冷卻的鮮血。
在這裏,我希望大家花一點時間,一定搞清楚兩個名詞的區別:
死亡和犧牲。
死亡是个中性詞,說一個人去世了。
犧牲,是死亡的一種,為了正義的目的捨棄自己的生命或利益。
任何人離開這個世界,都是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死亡的人值得銘記,限於與他關聯的人,比如,親戚和朋友。
犧牲,則是一個人,出於職務或自發的動機,主動置身於一個原本不涉及他的危險境地,用自己的生命拯救那些履險的生命。
他正在打球、正在用餐、正在洗澡、正在和家人散步,他的歲月,真的十分靜好,但是,一聲電鈴、一句呼喊,他立即奔跑着,沖向火海、跳進江河……
他在清除馬蜂時,突然去世了。他讓水流捲走,再度出現在世人面前,他離去了。
這種死亡,我們稱之為犧牲。
對於犧牲者,我們應該抱持什麼態度?
尊重、感激和銘記。
整個城市、整個社會,都要有這樣基本的良心。
作為一名戰士、一名消防員,保家衛民,為了袍澤的利益,犧牲了,這也是職分所在,無上榮光。
他們背誦過曹植的《白馬篇》,深知戰鬥就會有犧牲,為國為民九死無悔。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死者已去,或許真的不需要什麼尊重、感激和銘記。他們要的,唯一要的,就是一句話:
照顧好我的家人。
失去兒子的父母、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父親的孩子……
以組織的名義、以國家的力量,照顧好他們。
照顧好烈士遺孤、人民眷屬。
持續的持久的照顧,而非與追逐熱點的新聞一樣,曇花一現。
這是他們理當得到的公平正義,這是亘古以來的世道人心。
這種照顧,不是憐憫,不是口惠而實不至的表演,不是逢年過節一袋米一桶油還要記者拍照上新聞的施捨。
楊令公犧牲了、楊家兒郎犧牲了,還令楊門女將上戰場的宋朝,是軟弱無恥的宋朝。
戰士犧牲了,我們不能讓孤兒寡母在生活的戰場上繼續忍受折磨。
總書記說,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英雄英勇犧牲了,先鋒衝鋒在一線。我們,要愛護他們的家人,給他們一個即使犧牲,亦無憂懼的堅固後方。
我們這個偉大的國家,要讓為人民犧牲的烈士的眷屬,享受到高人一等的尊崇,而不是變作宣傳的材料、表演的道具和施捨的對象。
烈士的眷屬,是我們的恩人和親人,是民族的脊樑與血脈,他們至高至貴,他們希望未絕,富裕閑適地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就是我們對犧牲者最好的紀念。
人人生來平等,除了烈士的家眷。
他們必須成為這個國家最尊貴的一群人。真正的貴族。
過去漫長的舊時代,許多帝王把犧牲將士的遺孤收養在身邊,作為侍衛,為國家未來,儲備臣僚和軍官。
這些忠烈子弟繼承父兄遺志,成為國家最為忠勇的砥柱與磐石。
連封建社會,都知道給予勇士封妻蔭子的待遇。
何況今日?
向他們奉上再多,都是理所當然。
除此而外,妙筆生花,說盡辭藻,眼淚成河,終歸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