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億5手機客戶端_母子發生口角后雙雙溺亡:只因兒子網購一條牛仔褲
(原標題:一場大悲劇 兩堂必修課),原本只是一個尋常下午,悲劇卻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原標題:一場大悲劇 兩堂必修課)
救援現場 廣元藍天救援隊供圖
原本只是一個尋常下午,悲劇卻猝不及防地發生了。
18日下午,廣元蒼溪縣浙水鄉紅旗村年約20歲的小吳和母親冉女士,在離家門外約20米的水庫雙雙溺亡。這場悲劇在網絡上被表述為“不願替母親取快遞 兒子賭氣跳水庫溺亡”,引髮網友關注。
事後,成都商報記者從當地村幹部處獲悉,母子溺亡的原因是小吳網購了一條牛仔褲,母親冉女士說他亂買東西、亂花錢,小吳反駁說用的是自己打工掙的錢,二人發生口角,小吳想不開跳入家門外的水庫,冉女士施救未果,雙雙溺亡。
對於這起悲劇的發生,國家認證婚姻情感專家、北京大學特聘心理專家劉琳琳給出了分析和建議。她認為,若原因如前所述,該事件中母子可能都沒有管理好情緒,也沒有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進行溝通。每個人都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都需要去認識自己的情緒、管理自己的情緒,而不是成為情緒的奴隸。
同時,父母應從小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在對孩子放手前,仔細思考有沒有培養出孩子獨立處事的心智模式和各項能力。
母子兩人掉進水庫 奶奶呼救暈倒堤岸
“來人啊,救命!來人啊,救命……”
18日下午2時左右,蒼溪縣浙水鄉紅旗村村民吳女士正在家中午睡,被一聲聲呼救驚醒,她立即辨識出,是鄰居李大媽在呼救。
吳女士立即抱着孩子向屋外跑去,看見李大媽正坐在50米外的水庫堤岸上哭泣、呼救。預感到是有人落水了,她趕緊一邊跑一邊撥打110,同時幫着大聲呼救。
“跑到堤岸上后,李大媽一邊哭,一邊說孫子和兒媳婦都掉到水庫里了。”吳女士介紹,她是第一個趕到水庫堤岸上的,隨後其他鄰居也陸續趕到。不久,李大媽就暈了過去。
鄰居們趕緊給李大媽掐人中等進行急救。吳女士則撥打了在蒼溪縣城一家醫院當醫生的舅舅李醫生的電話。
“我接到電話后,又撥打了119,簡單說了情況,隨後和120救護車一起趕往現場。李大媽已被抬回家中,意識一會兒清醒一會兒模糊,救護車上的兩袋氧都輸完了,才漸漸穩定下來。”李醫生告訴記者。
消防、救援隊合力施救
21日,浙水鄉鄉長張小玲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事發當天正值星期六,派出所接到報警后,立即趕赴現場,並向值班的一位副鄉長通報了情況。副鄉長隨即帶着鄉衛生院、派出所趕往現場施救。
水庫最深處達十幾米,岸邊也有兩三米深,救援人員沒有專業的工具,無法確定落水母子的位置,救援難度非常大。
廣元藍天救援隊隊長楊曉敏介紹,當天下午4時許,落水者的一位親戚通過微信視頻通話聯繫到他,請求幫助救援。由於自己的隊伍在廣元,楊曉敏立即和蒼溪縣紅十字聚愛救援隊取得聯繫,讓他們先行前往救援。5時25分,蒼溪紅十字聚愛救援隊的8名隊員趕到事發區域,與現場救援的消防人員一同參与打撈。6時40分左右,廣元藍天救援隊增援的9人到達現場,緊急投入搜救中。
“我們攜帶了水下機器人、兩艘橡皮艇等救援工具,當時孩子的遺體已經由消防救援人員打撈上岸,但直到天黑,冉女士仍未找到。”楊曉敏介紹,晚飯後救援隊伍商量出新的打撈方案,採取橡皮艇老仔鈎並列排查的方式,於晚上9時56分探明了溺水者位置,並將遺體固定后,將其打撈上岸。
村支書說:“兒子網購牛仔褲, 母親說他亂花錢”
悲劇發生后,網傳兩人溺亡原因為兒子打遊戲,不願幫母親取快遞,然後發生爭執,兒子想不開跳入家門前的水庫,母親施救未果雙雙溺亡。那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悲劇的發生呢?
21日,成都商報記者來到事發現場,吳大勇(化名)家陸續有親友前來參加其妻子的葬禮。據當地村民介紹,小吳的遺體已於19日凌晨下葬。
記者在現場看到,吳大勇家是一幢小樓房,位於水庫上方,距離水庫約20米,中間有一小塊土地。
紅旗村村支書李美德介紹,吳大勇家共有4人,除了妻子、兒子,還有老母親。平時,他們夫妻靠在村裡給人修建房屋為生,同時種植莊稼,照顧患有肺氣腫、支氣管炎的老母親。小吳快要21歲了,在成都讀書。
對於網傳“打遊戲不幫母親取快遞引發爭執”這一說法,李美德和另外一名村幹部並不完全認同,但確實跟快遞有關。李美德介紹,據吳大勇一位當村幹部的親戚了解,小吳網購了一條牛仔褲,當天去幾公裡外的鎮上取快遞,結果沒有帶錢。返回家中取錢時,母親冉女士數落他亂買東西、亂花錢,還很貴。小吳反駁,稱(買牛仔褲)用的是自己打工掙的錢。於是母子二人發生口角,小吳想不開跳入了家門外的水庫,冉女士跑去施救,結果雙雙溺亡。
最清楚情況的是小吳的奶奶李大媽,不過因為心中難過,身體又不好,20日堅持出院回家后,不願再提起當時的情況。
事發后,當地政府也在积極進行善後。
22日凌晨冉女士下葬后,親友和鄰居們陸續離開。吳大勇躺在床上,不願多說一句話。
親友和鄰居至今都沒想明白,為何突然發生這樣的悲劇?在他們眼裡,冉女士非常能幹,與鄰居相處融洽。小吳也已成年,雖然性格內向,但之前並無任何徵兆。
一位在蒼溪上班的李姓村民,聽說冉女士家中變故后,21日晚專門趕回老家參加葬禮。他介紹,冉女士做事能幹,與鄰居的關係也很好,他和吳大勇又是小學同學,因此特意趕回來。
另一位吳姓村民介紹,吳大勇和冉女士在村裡承包一些修房建屋的活兒,冉女士還當過泥瓦匠。村民說,吳大勇一家也種有莊稼,冉女士幹活是一把好手,用當地的話說,就是一個字“行”。
對於小吳,因為外出讀書的原因,村裡面了解的人並不多。據小吳的一位李姓長輩介紹,小吳性子很倔,而且比較內向。“事後了解到,小吳放假回家后,並沒有與家人有過矛盾,也沒有任何其他輕生的徵兆,真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悲劇。”
兩堂早就該上的必修課
事發時,小吳的情緒可能是這樣的——
委屈的:我沒有錯,為什麼老是要說我。
憤怒的:我花的是自己的錢,跟你有什麼關係。
絕望的:我說什麼都沒用,你根本不聽我講話。
——多用“我”少說“你”
劉琳琳分析,從這個事件能夠感覺到,這個孩子有強烈的情緒,但他不知道要怎麼表達、發泄這個情緒,可能導致最後選擇了一個很極端的行為。
在此之前,他內心的情緒可能是委屈的(我沒有錯,為什麼老是要說我)、憤怒的(我花的是自己的錢,跟你有什麼關係)、絕望的(我說什麼都沒有用,你根本不聽我講話)。這個選擇往往不是思考了很久,而是應激狀態下的一個反應。 我們的家庭、社會和學校都需要在每一件小事中,重視情緒的發生、覺察、表達以及管理。 孩子是愛父母的,他或許是忍着怒火和委屈聽媽媽說很久。父母也一定是愛孩子的,嘮叨是母親常用的一種表達。如果我們的家庭多一點對心理學的了解,多一點對情緒的管理,會少很多這樣的悲劇。
劉琳琳稱,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需要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礎上。簡單來說,就是對事不對人。“我覺得這個褲子太貴了,我不贊成你這樣過度消費”,用“我”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更容易被對方接受。但我們通常是這樣說的,“你看你,又亂花錢。叫你不要買,你偏不聽。”一說“你”,就容易帶出很多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你不接納他,指責他,產生委屈、憤怒、絕望的情緒。而說這話的人,也會越說越氣,越氣越說……孩子可以聽父母的建議,也可以不聽。因為20來歲的人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了。
——消費觀應從小培養
至於事件中提及的“網購”行為,對於孩子的消費觀念,父母又該如何進行教育呢?
劉琳琳認為,我們理想的狀態是孩子到18歲就獨立了。但是中國有自己獨特的國情,還有傳統的影響,中國的孩子18歲上大學,大部分還是需要倚仗家裡的經濟支持。既然花着父母的錢,父母是肯定要進行指導和干預的。 父母能放手嗎?可以放手。但具體也要看這個孩子的人格成熟程度,以及自我管理、財務管理能力。頻繁爆出的“校園貸”事件,就是鮮活的例子。 父母在放手之前,應該仔細思考:有沒有給孩子培養出獨立處事的心智模式和各項能力?
而且,在劉琳琳看來,財商是我們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普遍缺失的一課。“月光族”、中年人的財務危機,已經暴露出這一教育缺乏的後果。因此,孩子也應該從小進行財商教育。
財商是指一個人認識、創造和管理金錢(財富)的能力。財商教育就是建立對待財富的正確態度,了解財富的運動規律,科學合理地運用財富。
指通過研究個體和群體對自身情緒和他人情緒的認識、協調、引導、互動和控制,充分挖掘和培植個體和群體的情緒智商、培養駕馭情緒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