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1月13日訊 記者張維 國務院辦公廳今日發布《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內,年均每百萬人口因災死亡率控制在1.3以內。建成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確保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之內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規劃》提出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完善中央層面自然災害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各級減災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充分發揮主要災種防災減災救災指揮機構的防範部署與應急指揮作用。明確中央與地方應對自然災害的事權劃分,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的主體責任。, 本報北京1月13日訊 記者張維 國務院辦公廳今日發布《國家綜合防災減災規劃(2016-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要進一步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完善法律法規體系。年均因災直接經濟損失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控制在1.3%以內,年均每百萬人口因災死亡率控制在1.3以內。建成中央、省、市、縣、鄉五級救災物資儲備體系,確保自然災害發生12小時之內受災人員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規劃》要求完善防災減災救災法律制度。加強綜合立法研究,加快形成以專項法律法規為骨幹、相關應急預案和技術標準配套的防災減災救災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明確政府、學校、醫院、部隊、企業、社會組織和公眾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中的責任和義務。 加強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預警、災害防禦、應急準備、緊急救援、轉移安置、生活救助、醫療衛生救援、恢復重建等領域的立法工作,統籌推進單一災種法律法規和地方性法規的制定、修訂工作,完善自然災害應急預案體系和標準體系。 《規劃》提出健全防災減災救災體制機制。完善中央層面自然災害管理體制機制,加強各級減災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的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職能,充分發揮主要災種防災減災救災指揮機構的防範部署與應急指揮作用。明確中央與地方應對自然災害的事權劃分,強化地方黨委和政府的主體責任。 《規劃》強調,強化各級政府的防災減災救災責任意識,提高各級領導幹部的風險防範能力和應急決策水平。加強有關部門之間、部門與地方之間協調配合和應急聯動,統籌城鄉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完善自然災害監測預報預警機制,健全防災減災救災信息資源獲取和共享機制。完善軍地聯合組織指揮、救援力量調用、物資儲運調配等應急協調聯動機制。建立風險防範、災后救助、損失評估、恢復重建和社會動員等長效機制。完善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生活保障安排、物資裝備儲備等方面的財政投入以及恢復重建資金籌措機制。研究制定應急救援社會化有償服務、物資裝備徵用補償、救援人員人身安全保險和傷亡撫恤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