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億5代理官網_急救知識:從六個故事里學急救法
場景一
遇人心臟驟停
“黃金時間”該做什麼?
一家酒店大堂內,客人來來往往。突然,一名男子摔倒在地,不省人事。眾人急忙上前查看,此時該男子已喪失意識,大動脈搏動消失、呼吸停止,面色、口唇青紫。通過急救員資格考試的張女士見此情景,立即對他進行心肺復蘇,直至救護車趕到。由於搶救及時,該男子很快恢復了自主心跳、呼吸和意識,被送往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心臟驟停后的 4 分鐘被稱作“黃金 4 分鐘”,有效的心肺復蘇可挽救生命,但要遵循“及時+正確+堅持”的原則。
第一步:評估現場環境安全性
迅速觀察、詢問整個現場情況,排除各種險情。
第二步:判斷患者是否心臟驟停
輕拍患者雙肩,大聲呼喚患者,如無反應,立即在 5 秒至 10 秒內,通過觀察其胸部有無起伏來判斷有無呼吸。
第三步:立即撥打“120”
立即請人撥打“120”,有條件的話就近取來自動體外除顫器 (AED)。如果現場只有一位施救者,可打開手機免提功能,邊通話邊進行心肺復蘇操作。
第四步:胸外心臟按壓 (具體操作見下圖)
正確操作可使心臟排血量達到正常時的 25%至 30%。
第五步:開放氣道
採用“壓額提頦法”。將一隻手的小魚際放在患者的前額上,向下壓。另一隻手的食指、中指併攏,放在患者頦部的骨性部分,然後向上提,讓其頦部和下頜部抬起來,頭往後仰,同時耳垂與下頜角的連線與患者仰卧的平面垂直,即鼻孔朝天。
第六步:口對口吹氣
若發現患者口鼻內有異物,將其頭偏向一側,用手指摳出異物,並解開患者領口紐扣。用食指、中指捏住患者鼻孔,張開嘴將患者的嘴完全包住,將氣體吹入患者肺中。每次吹氣持續1秒,但要避免過度用力。吹氣時用餘光觀察患者胸部起伏情況,吹氣量以胸廓出現可見起伏為準,然後放開患者口鼻,使氣流順暢排出。做心肺復蘇時,胸外心臟按壓和口對口吹氣的比例為30∶2,即每進行30次按壓后,做2次口對口吹氣。
第七步:評估循環與呼吸
徒手心肺復蘇連續做5組后,分別檢查患者兩側脈搏是否恢復搏動。
第八步:儘早使用AED
場景二
搶救溺水者
到底該不該控水?
小勇溺水后,被救上岸時已沒有呼吸和心跳。眾人不知道如何急救,有人提議倒背着孩子跑,“把水控出來,肺里沒水了,自然就有呼吸了”,還說用這種方法救人,“溺水1個小時以內的都可以救活”。然而,事與願違,這種錯誤的方法導致孩子最終沒有被搶救回來。
故事中“倒背着跑”的救人法是絕對要制止的。
關於對溺水者最有效的搶救步驟和方法,有一個認知過程。最早的理論是一律先控水,也稱“倒水”,後來演變成海水控水、淡水不控水,最近十幾年的實踐給出的結論則是無論海水、淡水,一律不控水。
早期人們認為一律先控水的理由是什麼呢?在漫長的歷史中,人們一直認為既然水進入了肺,甚至進入了消化道,那控水就是理所當然的,所以在搶救溺水者時,會把控水作為搶救的第一步。
後來人們提出海水控水、淡水不控水的理由是淡水含鹽量低於0.1%,海水含鹽量約為3.5%,人體血漿含鹽量約為0.9%。若是海水溺水,由於海水滲透壓高於血漿滲透壓,機體的水分會進入肺內,肺內的水分會越來越多,致使肺部淹溺;若是淡水溺水,由於淡水的滲透壓低於血漿滲透壓,已進入肺內的水分會迅速進入血液循環,肺內的水分會明顯減少或消失。
如今人們認為一律不控水的原因是溺水者早期因喉頭痙攣、聲門閉鎖而沒有吸入水分,即使溺水者通過呼吸道吸入了水分,水分也很少,而且這些水也已經進入血液循環。控水的實際效果很差,且容易引起胃內容物反流和誤吸,反而可能阻塞氣道,還可能導致肺部感染。控水還會延誤進行心肺復蘇的時間,使溺水者錯失最佳搶救時機。
場景三
運動時崴腳了
該冷敷還是熱敷?
小劉平時不怎麼愛運動,這天來了興緻,和同事們一起踢球,結果崴腳了,一瘸一拐回到家。想着快點好起來,別耽誤第二天的工作,晚上他就用熱毛巾敷了一會兒,結果第二天早晨起來,發現腳腫得更厲害了。崴腳后正確的做法到底是什麼?
各關節扭傷中,踝關節扭傷最為常見,俗稱“崴腳”。這是由於踝關節本身構造複雜、肌肉薄弱、負重大,加上穿高跟鞋、厚底鞋,在奔跑、跳躍、上下坡、上下樓梯等情況下,踝關節韌帶很容易被過度牽拉而受傷。
崴腳后,可能會造成局部小血管破裂出血,與滲出的組織液混合形成血腫。如果受傷后立即使勁揉搓、熱敷或強行活動,勢必會使小血管更加擴張,甚至加重血管破裂,形成更大的血腫,使受傷部位腫上加腫。
崴腳等關節扭傷正確處理方法
●馬上停止活動,盡量舒適地坐、卧,並把受傷部位抬高。
●儘快用浸過冷水的毛巾或用冰袋冷敷20分鐘左右,每2小時至3小時1次,每次15分鐘至20分鐘。冷敷可以使毛細血管收縮,減少出血或組織液滲出,從而減輕腫脹和疼痛。
●用棉墊或厚布墊在傷處,用三角巾或繃帶加壓包紮,避免受傷的韌帶受到牽拉。
●受傷24小時后可以開始熱敷。熱敷可使毛細血管擴張,加速吸收已經滲出的組織液,從而進一步減輕腫脹。
●一冷一熱,截然相反,目的卻是完全一致的,都是為了減輕腫脹、減輕疼痛。關鍵是要掌握好時間,否則會適得其反。
●傷情好轉后,要適當地、循序漸進地進行踝關節的功能練習。
場景四
吃飯時異物堵住氣道
正確做法是什麼?
晚飯時間,周先生正拿着一隻小龍蝦吸吮龍蝦汁,飯桌上一個朋友講了個笑話。他一樂,結果龍蝦就滑進了喉嚨。他馬上劇烈嗆咳、面色潮紅、上不來氣、頭暈、胸悶,於是趕往醫院就診。通過CT檢查,醫生在周先生右側支氣管的位置發現了那隻“淘氣”的小龍蝦。
故事中,小龍蝦堵住的是周先生一側的支氣管,另一側的肺部能正常呼吸,如果小龍蝦發生移位把主氣管整個堵住,就會危及生命。氣道異物梗阻是常見的急症之一,其導致的氣道完全阻塞,危險程度僅次於心臟驟停,必須及時施救。當咳嗽無效、呼吸微弱、咳嗽無力或者氣道完全梗阻時,我們可以採取以下方法:
立位或坐位上腹部衝擊法
適用於意識清楚的成人患者。患者採取立位,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後,一腿在前,插入患者兩腿之間呈弓步,另一腿向後蹬地伸直。同時雙臂環抱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置於肚臍上兩橫指的位置,另一隻手固定拳頭,並突然連續快速用力向患者上腹部的後上方衝擊,直至將氣道內的異物排出。
為什麼要把腿插在患者兩腿之間呢?第一,可以起到穩定的作用。第二,如果患者喪失了意識,可以用腿接住他,隨即將其身體平放在地繼續搶救。這樣既省力,又不會造成患者摔傷。
成人卧位上腹部衝擊法
適用於意識喪失的患者。施救者騎跨於患者大腿兩側,將一手掌根部置於患者肚臍上兩橫指的正中部位,另一隻手重疊於第一隻手上並突然連續快速用力向患者上腹部的後上方衝擊。每衝擊5次后,檢查1次患者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有異物,立即清理出來;如無異物,繼續反覆進行。
立位或坐位胸部衝擊法
適用於意識清楚的肥胖者或孕婦。患者取立位或坐位,施救者站在患者身後,一腿在前,插入患者兩腿之間呈弓步,另一腿向後蹬地伸直。同時雙臂環抱患者胸部,一手握拳,拳眼置於兩乳頭之間,另一手固定拳頭,並突然連續快速用力向患者胸部的後方衝擊,直至氣道內異物排出。
卧位胸部衝擊法
適用於意識喪失的肥胖者或孕婦。施救者跪在患者身體的一側,將一手掌根部放在兩乳頭連線中點,另一隻手重疊其上,雙手十指交叉相扣,雙臂基本伸直,連續用力垂直向下衝擊。每衝擊5次以後,檢查1次口腔內是否有異物。如發現異物,立即清理出來;如無異物,繼續反覆進行。
場景五
燒煤取暖不小心中毒
灌醋等“土辦法”有用嗎?
錢先生在建築工地上打工,和工友住在簡易工棚里。冬天沒有暖氣,他們燒煤爐子取暖。一天清晨,其他工棚的工友們見他們的屋子一直沒有動靜,就過來叫他們,這才發現錢先生和同屋的小馮煤氣中毒了。小馮還有知覺,錢先生的狀況卻要嚴重得多,怎麼叫也叫不醒,四肢發冷,嘴唇呈櫻紅色,枕頭上有不少嘔吐物,大小便失禁。大家急忙給他們裹上棉被,抬到室外空氣流通的地方,直到救護車趕到。
冬天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多發。儘管現在用煤爐的少了,但有不少家庭使用燃氣熱水器,如果安裝或使用不正確,仍有可能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急性一氧化碳中毒,通常按嚴重程度分為三度:
輕度中毒,表現為頭暈、頭痛、頭脹、耳鳴、噁心、嘔吐、心悸、乏力、嗜睡等;中度中毒,表現為面色潮紅,口唇呈櫻桃色,脈搏增快,昏迷,瞳孔對光反應、角膜反射及腱反射遲鈍;重度中毒,除上述表現外,還會出現深昏迷,各種反射減慢或消失,大小便失禁,呼吸淺表或出現潮式呼吸,血壓下降,瞳孔散大或不等大。
發現有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了怎麼辦?
●施救者要放低身體姿勢進入現場,因為一氧化碳比空氣略輕,常會聚集於房間中上部,恰好處於人的口鼻高度附近,如果以站姿進入現場,會吸入更多的毒氣。
●進入現場后,要趕快開窗通風,關掉泄漏煤氣的設施,然後把患者移到室外。如果是輕度一氧化碳中毒,通過呼吸新鮮空氣,患者往往很快就能恢復。
●對於已經昏迷的患者,要保證其氣道暢通,防止因嘔吐而導致窒息。可以採取穩定側卧位,並立即撥打急救電話,儘快去醫院進行高壓氧治療。
●關於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急救,民間有一些土方法,不提倡使用。比如,灌醋、灌酸菜湯等,這不僅對緩解一氧化碳中毒毫無作用,還容易造成患者窒息。
場景六
在爆炸中受傷
為何有些傷口不能直接包紮?
包先生在工廠上班,某天他當班時發生一起爆炸事故,爆炸產生的巨大氣浪將他從4米高的檯面上震落下來,導致他全身多處骨折,並有玻璃刺入肺部。受傷后,包先生出現氣促、呼吸困難、休克等癥狀,呼吸時還能聽到空氣出入胸膜腔的響聲。因為不懂如何處理這種傷情,未能及時採取急救措施,他險些喪命。
包紮是外傷現場急救的重要措施之一,受傷部位經過有效止血之後,均應進行及時、正確的包紮。
但是,包紮也是有要求的。應做到動作輕巧,避免碰撞傷口,以免增加出血和疼痛。接觸傷口面的敷料必須保持無菌,以減少傷口感染的可能性。包紮要鬆緊適度,打結時應避開傷口。
此外,在對傷者明顯可見的傷口進行包紮之前或包紮時,一定要了解有沒有其他部位的損傷,特別要注意是否存在比較隱蔽的內臟損傷,一定要先行處置此類傷情,不能因為外傷嚴重,就手忙腳亂先包上了事。
對於與體腔相通的開放性傷口,現場只需對傷口進行簡單覆蓋,然後儘快將傷者送到醫院或聯繫醫務人員前來救治。這裏又分幾種情況:
第一種,與腹腔相通的腹部傷口
可用乾淨的紗布、毛巾、被單等覆蓋傷口。如果有腸管等從傷口處脫出,切勿將其回納腹腔內,以免加重腹腔污染。對脫出的腸管要用潔凈的布類製作大小適當的墊圈放在受傷部位,再用一個乾淨的、大小合適的碗扣在墊圈上面,最後再用三角巾包紮,這樣可以防止脫出的腸管受到壓迫。
第二種,氣體入胸膜腔,造成積氣,形成氣胸
開放性氣胸應儘快用無菌紗布或其他清潔的敷料覆蓋,上面再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加壓包紮,使開放性傷口變成相對封閉的傷口,以減少空氣進入,從而減輕癥狀和繼續損傷。張力性氣胸最為危險,由於破裂口形成單向活瓣,當傷員吸氣時裂口開放,氣體不斷進入胸膜腔,呼氣時裂口關閉,以致氣體不能排出,胸腔內壓力不斷增加,使得肺的壓力增加,從而導致呼吸困難,可迅速危及生命。此時應立即撥打急救電話,請專業急救人員做緊急胸腔穿刺排氣處理。
第三種,顱腦損傷
傷者如果出現鼻孔、耳朵出血,應考慮顱底骨折,腦脊液漏出。這時候不但嚴禁壓迫或填塞止血、沖洗,還應該讓血流出來,如果血流不出來,顱內壓力就會增高,從而壓迫腦組織,那就危險了。如果骨折穿破頭皮或有腦組織膨出,可按腹腔臟器膨出的原則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