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消防理論:繩索救援中的風險管控
一、風險評估
上圖是吳琦老師掉到井裡的圖片,很明顯圖片中的井口是有問題的,一個正常的成年人,為什麼大白天會掉到井裡呢?事實上,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大家都知道墨菲定律,它的原句是: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
風險評估(risk assessment)也可以稱為工作安全分析(job safety analysis),風險評估是對作業面進行嚴謹的、系統化的危害檢查,這些危害會對人體,設施或財產造成損傷或損失。它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告訴你如何對你的風險和危險進行一個估計。
危害/危險(hazard):潛在的可能對人體,生物或財產造成損失的情況;
風險(Risk):危害發生的可能性,指的是概率。
危險和風險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他們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風險指的是發生某種危害/危險的概率。
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獨特的風險評估方式,比如經濟方向的風險評估,醫療方向的風險評估都有各自方向的專業領域。
繩索領域都在戶外作業,從概念上來說,風險評估相對比較簡單。
具體來說,風險評估我們要做什麼呢?
(1)識別危害,即發現、確認和描述危害的過程。通過信息收集發現危害,把識別出的危害寫出來或是確認;
(2)識別受危害對象,包括人和物。要對整體的所有可能會受到傷害的對象進行判斷,對人員的傷害,對自然環境的傷害等;
(3)風險分級。因為傷害和風險具有差異性,因此,我們要對它進行評估,確定不同級別的風險等級,採取不同的措施進行應對風險。
比如疫情期間佩戴口罩這一措施,隨着接觸的人員多少,進入的場所不同,風險也會不斷髮生變化,我們可以將風險進行分級,確定採取哪個等級的自我防護。
(4)同一個危害,對不同能力對象來說,風險程度也不同。比如400米救人疏散物資項目,身體瘦小和身體強壯的人他們的表現是完全不同的,起假人的時候,對瘦小的人來說發生腰椎受傷的風險就大於身體強壯的人。
二、風險評估方法
越複雜的系統,越容易發生各種細節問題,那麼,是否有方法可以對風險大小進行評估呢?
答案是肯定。
(1)現場觀察法
它適用於各種場景和作業環節,有人先在現場進行觀察、分析,然後對現場的危害和風險進行評估。
優點是特別靈活,各種場景和場地都能使用。缺點是不適合複雜系統,一個人很難對複雜系統做出全面評估,同時要求分析人員必須有豐富的經驗,且能夠結合現場獲取的信息進行分析。
通常在消防隊站里,這項工作都是指揮員來完成,比如災情偵察。
(2)安全檢查表法
該方法一般針對一個固定項目,根據安全檢查表格進行安全檢查,做出相應的風險分析。
比如飛機的安全檢查表、PPE安全檢查表,優點是涵蓋全面,操作簡單,缺點是靈活性不足,無法發揮檢查者的主觀能動性。
(3)故障類型及影響分析法
該方法主要是根據事故報告進行風險評估,消防隊站的話,主要通過戰評總結來進行風險評估,因此,每戰必評特別重要。
哪怕是簡單的現場,通過戰評總結同樣能讓弟兄們打一戰積累一些經驗。
(4)LEC評價法
該方法採用與系統風險有關的三種因素指標值的乘積來評價操作人員傷亡風險大小,這三種因素分別是:L(likelihood,事故發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員暴露於危險環境中的頻繁程度)和C(criticality,一旦發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後果)。
給三種因素的不同等級分別確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個分值的乘積D(danger,危險性)來評價作業條件危險性的大小。
對這3種方面分別進行客觀的科學計算,得到準確的數據,是相當繁瑣的過程。為了簡化評價過程,採取半定量計值法。
即根據以往的經驗和估計,分別對這3方面劃分不同的等級,並賦值。具體如下:
本方法主觀因素較多,主要根據評判者的經驗和能力以及對現場的觀察才能大致打分,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分數。
IRATA也是使用数字來量化這些概念,数字越大意味着越嚴重,並用公式:風險=可能性×嚴重性來確定風險指數。
可能性L :
1:發生的可能性很低
2:可能性不大,但是發生過
3:不頻繁發生
4:偶爾發生
5:經常性地發生
嚴重性S :
1:輕微傷,不會影響作業
2:會造成3天內無法作業的傷害
3:會造成超過3天無法作業的傷害
4:重傷(如截肢或失去視力)
5:致命傷害
將兩者相乘便得出了風險的指數。R=L×S
15-25:High(高風險)
8-12 :Medium (中等風險)
1-6:Low (低風險)
在 IRATA 的作業中,風險評估由三級來完成的,上圖是IRATA的風險矩陣,顏色深淺代表不同的風險高低,通過完整的風險評估流程,提出風險防控的措施,從而進行二次評估,確認低風險后開始作業。這種方法安全性很高,但是帶來的爭議是效率不高。
最後,送一句中國的古諺語給大家:小心駛得萬年船。不論是滅火救援還是繩索作業,一定要做好風險評估,採取安全措施,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開展作業。
三、預防措施
風險評估完成后,要依據優先級採取措施對風險進行處理,主要有以下幾種處理方式:
• 風險移除。比如繩索救援時,救援環境周圍有一塊石頭,可能會掉落傷害到下方的救援人員,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移除這個風險,避免它成為一塊落石;
• 選擇低風險方式作業。比如水域救援時,若是有條件使用竹竿對水中的待救援者進行施救,那麼我們可以不用下水進行救援,降低救援風險;
• 防止接近危險。比如繩索救援時,救援環境周圍有一塊石頭,可能會掉落傷害到下方的救援人員,沒辦法將它移除,那麼我們可以轉移作業環境,防止接近這個危險;
• 降低暴露在危害環境下的可能或時間。比如地震救援時,有時要通過滑坡或是落石區域,這時可以選擇快速通過,降低暴露在危害環境下的時間。
• 提高信息訓練監督級別。為了防止危害發生,可以通過對人員進行培訓,或是提供更多信息告訴大家哪裡可能會發生危險。比如安全信息牌,信息提醒等。
• 加強監管。可以通過其他人進行監管,比如滅火救援現場的安全員制度,隨時告知救援人員危險點,並進行提醒。
• 加強個人防護。如果有危險和風險存在,並且無法移除,且必須要接近這個危險,那麼只能通過加強個人防護降低風險。比如內攻滅火時,不管煙氣大小,必須佩戴空呼。
當然,在一個複雜的繩索作業或是滅火救援行動中,並不是說大家都必須要按照以上順序依次對風險進行防範,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可以選擇他們其中的幾個來同時降低風險的。
IRATA官方有一個圖,指導大家通過理論和實踐對邊緣保護作業的風險進行分級,總共分為五個步驟:
• Identify the hazard,識別危險。由於要在邊緣作業,圖片中打感嘆號的地方就是風險隱患的提醒。比如Sharp 鋒利的東西,Heat 高溫的物體,Tools 有可能工具掉落,Wind風力影響,還有容易纏繞的東西,粗糙的地方,腐蝕的地方等,根據識別來判斷有哪些隱患。
• Remove the hazard,移除危險。圖片中舉了一些例子,如果是鋒利邊緣就移除邊緣,如果是高溫物體就移除物體。
• Avoid the hazard,避免危險。如果危險無法移除怎麼辦?圖片中另外選一個錨點,避開鋒利邊緣,或是設置Y HANG做兩個導向把工作繩移開,或是採取設置偏離點、中途錨點等措施。
• Protect against the hazard,使用保護設備。特別是在工業環境中,很多地方沒辦法移除或是避免邊緣,那麼只能使用護繩的保護器、護繩墊,降低風險。
• Verify,確認保護是否有效。若是上方措施無效的話,應該採取其他方式或是改進措施。
四、技術和管理都可以對風險進行預防
在技術層面上,我們可以使用個人防護裝備來保護自己,使用技術手段來規避風險。然而,風險的預防不光是技術層面的,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可以從管理和行政層面進行風險預防的。
比如疫情期間人員的隔離,就是從管理角度對風險進行預防;比如水域救援的“五個決不允許”,也是從管理角度對水域救援的風險進行管理。
管理層面需要技術層面的支撐,技術層面的可實施能力越低,則需要提高管理/行政層面的程度來規避風險,但是這往往會帶來過度管理,反而削弱成功的轉化或是降低工作效率,帶來其他矛盾。
五、事故報告
事故報告指的是事故發生后的報告,因為哪怕我們對風險進行了完整的分析,事故還是有可能因為這樣或是那樣的原因發生,這時就需要做事故報告進行總結。
建立事故報告制度,主要有以下幾點作用:
• 分析事故原因
• 降低事故再次發生的可能
• 提高管理以及防範級別
• 對事故責任進行認定
在繩索作業和繩索救援中,大部分的事故都是由於人為因素導致的,其次是天氣因素,最後是裝備的質量問題。
IRATA官網上有比較全面的事故分析報告,比如下面這個報告
發生事故是一個負面影響,但是很多單位發生事故以後不願意寫事故報告,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會給他們帶來負面影響,但這樣做的話對事業發展來說並不好。
比如訓練或是滅火救援中發生安全事故,如果沒有對事故進行分析,並將原因告知別人,那麼就無法降低其他人發生同樣事故的概率。
一些制度或防護措施不能帶來額外的幫助,反而成為一些限制措施時(比如豎井救援的工作限位),很容易讓人產生麻痹大意的情況。因此,不管是繩索作業還是滅火救援,一定要始終執行嚴格的標準和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