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onico

July 4, 2024

歐億5平台註冊鏈接>

歐億5測速娛樂_故障車主的“及時雨” 邢台市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

原標題:邢台市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 故障車主的“及時雨”,救援隊成立一年多來,救援隊員由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200多人,義務救援隊的QQ群已有1000多人,義務救援故障車輛470餘次,救援行程8200多公里,足跡遍布內丘縣及周邊多個縣(市、區),成為一道溫暖人心的文明風景線。,

原標題:邢台市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 故障車主的“及時雨”

□記者劉冰洋通訊員楊永麗翟麗

在邢台市內丘縣,有這樣一支公益團隊——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每當有駕駛員遇到困難的時候,只要一個電話,該團隊的成員就會及時趕到並提供幫助,被司機朋友們親切地稱為故障車主的“及時雨”。

救援隊成立一年多來,救援隊員由最初的幾個人發展到現在的200多人,義務救援隊的QQ群已有1000多人,義務救援故障車輛470餘次,救援行程8200多公里,足跡遍布內丘縣及周邊多個縣(市、區),成為一道溫暖人心的文明風景線。

初衷: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的人

“我從事蛋鴨養殖,經常要去外縣送貨。有一次,在去隆堯縣送貨的路上,看到一輛汽車停在路邊,前車蓋打開着,一家人焦急地圍着車查看。”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隊長張勝國向筆者回憶起他的第一次救援經歷,“我停下車上前一看,是車輛打不着火,便拿出隨車工具幫着修理,不一會兒,車就被修好了。車主不停地向我表示感謝。”

由於常年在路上奔波,張勝國時常會遇到發生故障的車輛,他都會習慣性地停下來詢問情況。“現在路上的車越來越多了,但會開的多,會修的少,特別是新司機,沒工具、沒技術,車一旦拋錨,束手無策。”平日里就喜歡修理汽車的張勝國萌生組建一個汽車義務救援隊的念頭。“有了救援隊,救援會更及時、高效,希望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的人。”

張勝國將這個想法告訴了幾個朋友,大家一拍即合。2016年8月,他們自費購買了千斤頂、充氣泵、拖車繩等汽車維修工具,創建了救援QQ群、微信群,並製作了印有救援電話的名片,向社會發放。就這樣,內丘縣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誕生了。

承諾:救援講規矩,也要守紀律

“團隊的每一次救援行動,都是隊員自願參加、自費參与。縣城周邊二十公里內,拖車、電瓶對火、充氣、換輪胎等服務,不收任何費用。”張勝國說。

為擴大救援隊的覆蓋面,隊員們在縣城及周邊村鎮製作了8個牆體廣告,又印發了千餘張救援卡。為了能夠隨時接收求助信息,救援隊的求助電話24小時開機,QQ群也有專人全天候在線值班。車輛遇到非事故性故障時,當事人只需撥打救援電話,或者在QQ群里發布信息,值班人員就會安排距離故障車輛最近的隊員趕赴現場,在最短的時間里實施救援。

為提高隊員們的修車技術,張勝國還自費請來了專業維修老師。檢測胎壓、裝卸輪胎、操作千斤頂、辨識對火線正負極、安裝拖車繩……通過訓練,隊員們掌握了一系列處理故障的技術。

“只提供幫助,不收取任何費用,這是我們鐵的紀律。”張勝國介紹,救援隊對隊員有幾項硬性要求:不許抽車主煙、不許收車主財物;為防止有人打着義務救援隊的旗號,私自收取車主費用,救援隊要求每次救援結束后,參与救援的隊員都要跟車主合影留存;救援隊有電話回訪制度,在完成救援后的兩三天內,電話回訪車主救援情況。

救援不收費,經費從何而來?張勝國介紹,經費主要來自捐款,一位在縣政協工作的朋友了解到救援隊的情況后,發動單位和社會愛心人士為車隊募捐了1.1萬餘元,作為車隊宣傳和為隊員配備救援設備的專用款項。

傳承:抱團發展薪火相傳

前不久,一場大雨讓內丘縣柳林鎮石河村的路面泥濘難行,一輛裝有建築工具的外地麵包車發生側滑,後輪陷入路邊泥溝中。司機幾次猛加油門試圖衝出,未能成功。

救援隊QQ群收到信息后,房志強、和勝傑、郭平等7名隊員立即響應,開着4輛私家車,從不同地點趕赴故障現場。經過半個多小時的通力協作,成功將麵包車從泥溝中拖出。

這樣的救援行動每個月都會發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了解、認可這支公益團隊。一年多來,救援隊幫助了一個又一個故障車主,受到當地群眾好評。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先後獲得“邢台好人集體”“河北好人集體”等榮譽稱號。

最近,手拉手轎車義務救援隊與另一公益組織——“好大哥”調解工作室合併了。“好大哥”調解工作室由金店鎮大辛庄村黨支部書記郝保德牽頭成立,義務幫助群眾調解鄰里糾紛、化解矛盾。

“很早之前就聽說過‘好大哥’調解工作室,他們的服務理念和我們不謀而合。”張勝國說,兩個團隊也因此越走越近。今年7月,兩個公益團體決定抱團發展,共同傳遞正能量。“我們現在和‘好大哥’也是手拉手、心連心,雖然我們提供幫助的方式不同,但愛心相同。”

“奉獻愛心,傳遞溫暖,公益路上我們一起走。”郝保德和張勝國表示,新成立的團隊將會為群眾提供更多的服務,讓公益的種子在人們心中落地生根。

51La